首页 / 追寻新闻 / 金融素养成关键能力,中国居民整体水平持续提升

金融素养成关键能力,中国居民整体水平持续提升

追寻资料
追寻资料管理员

  来源:国际金融报

  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居民金融素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这既关系到个人家庭的财富安全和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与金融服务机构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联合发布的《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整体继续提升,居民金融素养的地区差异逐渐缩小,上海连续三年蝉联第一。

  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水平持续提升

金融素养成关键能力,中国居民整体水平持续提升

  此项研究已进行三年,持续研究发现中国居民整体的金融素养水平持续提升,金融素养平均得分从2022年的64.4分上升至今年的71.8分。

  报告主要发现显示,中国居民金融素养的地区差异逐渐缩小。各省级行政区平均得分的差异持续减小,连续三年排名第一的上海与全国平均分之间的差距也逐年降低。究其原因,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和金融服务的普及可能是弥合由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带来的地区间居民金融素养差异的重要因素。

  投资类行为对金融素养的推动作用尤为突出,具有金融投资经验的居民在各维度的金融素养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的研究还新增对证券投资者的金融素养研究。研究发现证券投资者的金融素养全面领先全国居民平均水平,金融实践能力尤其突出。

  总体性别研究来看,男性和女性在金融素养上各有擅长。虽然男性的金融素养得分总体高于女性,但女性在安全与保障维度连续三年领跑,且今年在财务规划维度的得分首次超过男性。

  各年龄段居民的金融素养整体呈“倒U型”分布,18岁以下和65岁以上群体的差距尤其明显。

  嘉信理财(上海)总经理 托马斯·皮克斯利(Thomas Pixley)认为,26—45岁群体在特定领域的金融素养提升不容忽视。这一群体通常面临更多元和复杂的财务需求、处在养老准备黄金期,但他们拥有长期财务规划的比例也仅为55%。“夯实重点群体在财务规划方面的金融素养对于面临老龄化挑战的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推广财务规划理念和知识时,可以从80后、90后这两个核心群体出发,然后慢慢扩展到一老一少这两个短板群体”。

  AI辅助决策尚不成熟

  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也对居民的金融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

  对此,托马斯·皮克斯利认为,总体而言,包括AI在内的数字科技的发展让更多人都能以更便捷的方式获取到优质的财富管理服务,同时提高金融服务机构的生产效率,对投资者教育和投顾服务都有深远意义。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他们获取金融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快捷,这对于鼓励普通居民参与金融投资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人工智能并不能完全取代投资顾问,人工顾问在建立和引导客户关系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仍然不可取代。投资顾问是一项专业服务,要为客户提供可能产生重大后果的建议,需要一定的专业资质和背书”。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吴飞则认为,AI目前很多只是信息的聚合,未经验证,且它的提炼过程是个黑盒,从合规角度也可能存在风险。由此引发的虚假信息、非理性决策和潜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吴飞表示,AI辅助决策还不成熟,如果作为信息参考目前可以,不过作为决策依据存在比较大的风险。目前,金融机构接入像DeepSeek这样的大模型,大多会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合规要求来搭建自己的agent(智能体),投资方面直接对客应用还有待探讨和验证。学术研究也开始关注,由不同大模型AI基于同样信息流形成的信息是否会具有同质化特点,会否引发风险,如果基础信息被污染,是否会导致操纵信息的风险等问题。

  中国投资者风险认知改变

  在地缘政治紧张和外部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资本市场的波动性明显上升,这对中国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带来了新的影响和挑战。中国投资者的风险认知和应对策略正在发生变化。

  托马斯·皮克斯利表示,近几年,总体观察到中国投资者总体趋于保守。去年发布的《中国新富人群财富健康指数报告》也发现,现金和定存在受访者投资组合中的平均占比超过一半(57.3%),且有66.8%的受访者表示这是他们最青睐的资产类别,创2017年调研开始以来的新高。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在不确定性面前,无论是个人和组织都会降低风险偏好,采取更为保守的决策态势。

  托马斯·皮克斯利称,市场波动是投资过程中难以完全规避的局面,而投资者在这样的情境下如何作出回应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的长期投资表现。一般来说,建议采取确保投资组合多元化、制定长期财务规划并坚持执行这两个必要的举措。

金融素养成关键能力,中国居民整体水平持续提升

  吴飞认为,中国投资者对风险的认知处在进步的过程中。数据显示,居民对于不同投资产品的风险水平的认知有所提升。随着认知提升、金融素养改善,行为也会有些变化。虽然金融素养的教育可以改善行为,但周期比较长,过程比较缓慢;而市场的教育可能更深刻一些,效果也明显一些。金融机构也可以提供更加有效合理的服务来帮助投资者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例如买方投顾服务。但首先还是认知的问题,需要投资者认识到这些服务的重要性。

发表评论

最新文章